首页 > 资讯 > 公告

溧水区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

2021-11-24 16:41:54
溧水区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25年)
 
第一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的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建设要有主心骨,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准确把握溧水区博物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方位,创新法人治理制度和各种新知识技术的运用,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化博物馆经验,成为南京市溧水区博物馆行业的排头兵和先行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与服务社会相融合的原则。关注观众的感受,提高博物馆各项工作的社会参与度,树立文物资源属于大众的人文观念,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以服务和谐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坚持突出特色与强化理念相支撑的原则。立足溧水区区博物馆实际和特点,立足溧水区博物馆的使命和目标,找准溧水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点,强化特色,进一步彰显地域文明。统筹兼顾溧水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3、坚持基础优先和能力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基础业务、人才培养等基础工作为优先,着力培育一批专业性强的鉴定人才、文保人才、策展人才、管理人才,形成符合溧水区区博物馆事业发展实际,能够示范全省的管理体系。
三、发展目标
以使溧水区区博物馆各项工作“有利于传统文明、地域文明的传承,有利于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的提升,有利于百姓的文化享受、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为使命和职责,以把溧水区博物馆建设成为“全省区县级博物馆中最具特色、敢于创新的博物馆”为目标,继续保持溧水区博物馆在全省区县级博物馆第一方阵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溧水区区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努力将溧水区博物馆打造成溧水区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一)优化藏品保护环境。在加强预防性保护的同时,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积极开拓资源,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溧水区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下一个十年积累人才。
(三)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加大博物馆藏品对公众开放的力度,通过展览、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博物馆藏品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促进博物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博物馆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第二章 主要任务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推动溧水区博物馆组建理事会、监事会,实现博物馆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工作
(一)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关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力争建成现代化低能耗文物库房
溧水区博物馆库房温湿度随气候变化不稳定,对中低湿度藏品的长期储存极为不利。拟对溧水区博物馆文物库房进行以温湿度控制为主的技术改造,同时考虑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绿色博物馆理念,采用先进的恒温恒湿技术,精确控制温湿度。
(二)加大与馆外合作力度,充分整合资源,提升博物馆学术研究水平
1.课题研究:利用丰富馆藏资源,加大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力度,在重大项目上实行跨单位合作,积极申报国家、省级课题。
2.图书出版:坚持精品出版方针。“十四五”期间,除完成常规出版工作外,出版一套专业丛书;针对溧水区区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整理出版。
3、学术会议:积极举办高水准、专业性强、在业内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提升溧水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水平。
(三)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1.针对目前博物馆人才梯队不合理的现象,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改善人才队伍结构,重点对学术研究、专业化人才进行引进。
2.开拓合作伙伴和模式,创新培训模式,加强与各高校、友好馆之间的交流,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重点对策展、文物鉴定、文物保护等方面人才进行培养。
3.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尊重人才、鼓励人才的良好氛围,使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成长。
4.以课题带动人才优化,结合馆内课题和重大研究项目,启动“专家驻馆计划”,以签约客座形式聘请业内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独立策展人、知名文博专家等,助力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发展。
(五)加强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队伍建设。
1.根据溧水区博物馆文物修复室的实际情况,计划进行修复技能的提升。初步确定溧水区博物馆文物修复室和检测修复室以字画、古籍、善本以及青铜、陶瓷灯文物保护修复为重点突破方向,以字画、古籍、善本、绢本及青铜、陶瓷灯文物保养及建议修复保护胃基础、以文物保护修复检测、观赏鉴定及普及性研究工作为辅助的发展方向。
2.提升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溧水区博物馆完成了溧水区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验收,对文物库房、展厅和重点展柜文物保存环境实现时时监控、温湿度调控等。“十四五”期间,针对该项目采集的数据,采取有效控制手段,进行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的整治优化,努力达到“稳定、洁净”的文物保存环境状态,提升博物馆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
(六)坚持“举办高质量展览”的办展理念,不断丰富展览种类,提升办展质量。
1.做好临时展览的引进工作。争取每年引进一个以上高质量展览;进一步加强馆际交流合作,多办具有学术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系列展。
2.发挥馆内青年员工积极性,以馆藏藏品为基础,开展小型课题研究,促进溧水区博物馆原创性展览的整体提升。
(七)全力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
1.利用物联网、新型显示、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围绕实际业务需求,继续推进智慧博物馆项目建设,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
2.在博物馆展览、教育等领域引入新技术,融入数字和互动等新媒体元素,建立一个溧水区博物馆的新媒体应用平台,进一步增强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
3.在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博物馆硬件设备的运维智慧管理,对所有硬件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集中管线检测。
(八)进一步提升开放服务水平,力争让溧水区博物馆成为溧水区对外开放服务行业的示范单位。
做好免费开放社会服务质量规范和统一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监督,重新统一标识牌,灵活讲解员等开放服务岗位聘用机制,力求在开放管理上做到精细化、标准化。
(九)结合溧水区地方特色,合理规划社会教育的格局和目标,力争使溧水区博物馆教育在全省区县级博物馆行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积极拓展新的教育项目,创新博物馆教育品牌。
2.继续深化原有教育活动项目,将教育活动与数字化平台相结合,以菜单形式让观众自行挑选,给观众更多选择。
3.完善和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在与社区、学校等单位合作推广教育活动的同时,将博物馆教育活动与学校正规教育区别开来,开展更多的体验式教育活动。
4.跳出博物馆教育做教育,通过数字化的“流动博物馆”,通过整合溧水区博物馆教育特色资源,规划泛江博模式博物馆教育。
(十)通过多种手段增进与观众的对话,加强公共关系的投入,力争让溧水区博物馆成为最亲民的博物馆。
1.继续做好溧博志愿服务工作,配合馆内业务工作需求,适时增加对外交流、展陈设计、宣传推广、文创开放等新的服务岗位,充分利用志愿者团队的力量,为馆内各项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积极参与江苏省志愿服务和南京市志愿服务工作,将溧水区博物馆志愿社打造成江苏省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志愿者队伍。
2.加强宣传推广,在依托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等新兴平台,依靠博物馆的自媒体资源,向不同层次的观众推送适合他们的博物馆信息,从而不断扩大博物馆信息推广的覆盖面。
3.加强观众行为研究。在现有观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纸质问卷、新的网站互动、微信平台、展厅互动设备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完善调查形式,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十一)以溧水区博物馆使命和目标为准绳,以让观众“将博物馆文化带回家”为使命,打造好博物馆内的“最后一个展厅”。
1.实现文化服务、艺术品授权等多维度的文创产业运营,积极探索文创产业有效回馈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模式。
2.积极开拓、挖掘溧水区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十四五”期间,力争使原创产品种类比例提升至总商品的50%。
3.开拓博物馆以外的经营渠道,争取建成流动式文创商店。
三、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1.根据实际需要,对《溧水区物馆管理制度汇编》进行修订。
2.加强博物馆安保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将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推进溧水区博物馆保卫工作稳步发展。
3.进一步提升安保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确保“十四五”期间安全无事故。
 
第三章 重点项目
一、库房改造
对文物库房和古籍库房进行改造,利用现代技术加强文物库房的安全性,实现精确化控制文物保存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此项目资金总预算200万元。
 
三、打造全省首个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展览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委始终将推进“廉洁溧水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溧水区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溧水区区检察院以及溧水区区文广局共同筹划了《“传家训,树家风”——传统文化文物展》,并于2016年底正式开展。2017年开始计划打造“家风家训展”网上展厅,并以图文展板及3D虚拟展厅为载体打造 “廉政文化进校园、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此项目资金总预算200万元。
五、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
在《溧水区区博物馆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检测项目》采集的数据基础上,采取有效控制手段,进行可移动保存环境的整治优化,努力达到“稳定、洁净”的文物保存环境状态,提升我馆的文物预防性保护水平。此项目资金总预算270万元。
六、智慧博物馆
利用物联网、新型显示、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围绕实际业务需求——即智慧博物馆,体现智能化、社会化的服务,实现文化遗产资源深度挖掘和传承利用。此项目资金总预算300万元。
七、配合溧水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
自溧水区2015年开始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溧水区博物馆立足博物馆办馆宗旨,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创建要求,努力创新社会服务形式,用多元化的服务,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法制保障
以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准绳,严格按照相关条例和其他地方性规章制度,根据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需求,完善博物馆各项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文化部,国家、省、市文物局的相关文件精神,使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在法律的保障下顺利开展。
二、组织保障
建立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完善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博物馆领导班子。进一步完善各业务部门职责规范和人员配置,确保“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有序组织。
三、人才保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博物馆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岗位培训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的博物馆人才队伍。加强后备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的重点培养。结合博物馆项目,统筹安排、培养、使用人才,积极推动以科研项目培养人才发展,以人才促进科研项目推进的良性循环。
四、舆论保障
加大博物馆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博物馆开放氛围。让市民真正享受到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好处。更有效地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手段,加强对博物馆重点展览、社会教育活动等的宣传。培育市民的博物馆意识,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第五章 规划实施

    贯彻实施规划,是溧水区区博物馆各部门的重要职责。做好溧水区区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做实做深溧水区区博物馆事业的专项规划。
建立《溧水区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专项规划的分级分层落实责任机制。坚持以规划目标管理为中心,分解规划任务,落实目标责任,明确进度安排,做到规划任务有执行主体,经费投入有保障渠道,任务完成有绩效考核。推动建立规划实施的问效问责制度和奖励制度。

    建立规划评估考核与规划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督察,通报规划实施情况。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对本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

    经过规划实施,推进溧水区区博物馆事业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壮大博物馆人才队伍,健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努力提高观众对博物馆的社会参与度,让博物馆参观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文物保护的成果惠及民生。
2021年12月7日
溧水区博物馆
微信
溧水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