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溧水博物馆工作总结
2023-01-05 15:28:37
一、2022年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情况
博物馆累计开放311天,实行周二至周日9:00-17:00免费开放制度(周一闭馆),社会公众可凭有效证件领票免费进入。每逢重大节假日,我馆正常开放(包括周一),截止年底,累计服务人数达18.36万人次,其中本地居民人数17.8万。
二、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2022年区博物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年举办《溧水古今——5·18国际博物馆日专题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展览,《金玉满堂——江宁区博物馆馆藏金、银、玉器展》、《同仇谋止阋墙争——陈毅与苏中统一战线文物展》、《何当饮清光——溧水区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展》等7场系列活动,以开展社教活动的形式服务人次达3.4万人次,其中青少年人次8505人次。
一是围绕《我们的节日》,举办多场图片宣传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文物里的节日,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将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二是开展主题文化系列活动,如518国际博物馆日,我馆在博物馆广场举办《濑水古今——溧水文化历史展》、《溧水区文物保护宣传图片展》、《溧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通过50多块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形式,对近年来我区古建筑、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保护工作进行总结。集中展示了全区文博事业的发展成就。
三是举办、引进大型临展,丰富博物馆展陈,如引进泰州博物馆展览《同仇谋止阋墙争——陈毅与苏中统一战线文物展》展出展品110余件(套),全方位地展现了在过去艰苦的岁月中,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不惧牺牲,久久为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取得了政治、军事的双重胜利,为争取民族独立、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积极引进优秀展览的同时我馆还策划展览了《何当饮清光——溧水区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展》遴选86面溧水区博物馆收藏的在区境内出土或征集的铜镜,这些展品从西汉到明清,时跨2000余年,较为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直观体现了所处时代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国古代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四是举办多场社教活动。2022年我馆举办了《巧手过端午》、《小小非遗传承人——紫砂陶艺亲子活动》、《中秋诗会》、《文博夏令营》等多场社教活动的,在扩充博物馆展陈活动边界的同时,也丰富了广大市民特别是儿童学生的课外实践。
五是做好讲解接待活动。包含法定节假日每天有两场免费讲解在内,全年总计为来馆参观的观众提供了600多场讲解服务。
三、文物保护、展览陈列工作
一是做好馆内藏品管理。对接收藏品登记造册,入库收藏,做好藏品编目、建档、日常管理和提用等保管工作,做到账册翔实,帐物相符,手续完备,材料完备,帐目清楚。
二是做好馆内文物修复工作。2022年我馆完成92件金属器文物(8件为二级文物,84件为三级文物)的修复工作,通过修复是使得该批文物,延长了文物寿命,同时满足溧水博物馆陈列展示和研究的需要。 最大限度的体现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确保该文物可长期保存和陈列展览。 在完成第一批文物修复后,我馆又启动了第二批馆藏文物的抢救性修复的方案编写,现已完成《南京市溧水区博物馆馆藏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
三是做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2022年我馆基于溧水博物馆现状,整合各种数据资源,建立藏品管理系统,提高藏品 出入库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藏品盘点效率,提升文物和数字资源实时化、 精细化管理水平。配套、改善数字化系统基础设施,构建溧水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应用支 撑系统,包括各系统专用储存服务器;全方位、系统性提升溧水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
四、安全保卫工作情况
一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博物馆严格按照《江苏省重点场所重点单位人群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对每位参观者进行体温测量,苏康码、行程码检查,定期对电梯,卫生间及展厅进行消杀,制定《溧水区博物馆疫情防控管理办法》。二是做好防火、防盗。区博物馆对消防安全尤为重视,除了日常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外,每月还配合维保单位对消防设备维护、检测和预防性试验,同时严抓日常消防安全日巡查,及时发现处置消防设施。三是配合消防大队做好消防工作。根据消防大队要求,在网上上传了消防资料和设备维护情况,以及每日的巡查记录、同时也整理规范了消防资料。四是制定白班展厅巡查工作制度,巡查过程发现了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整改落实,杜绝了各种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博物馆累计开放311天,实行周二至周日9:00-17:00免费开放制度(周一闭馆),社会公众可凭有效证件领票免费进入。每逢重大节假日,我馆正常开放(包括周一),截止年底,累计服务人数达18.36万人次,其中本地居民人数17.8万。
二、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2022年区博物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年举办《溧水古今——5·18国际博物馆日专题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展览,《金玉满堂——江宁区博物馆馆藏金、银、玉器展》、《同仇谋止阋墙争——陈毅与苏中统一战线文物展》、《何当饮清光——溧水区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展》等7场系列活动,以开展社教活动的形式服务人次达3.4万人次,其中青少年人次8505人次。
一是围绕《我们的节日》,举办多场图片宣传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文物里的节日,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将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二是开展主题文化系列活动,如518国际博物馆日,我馆在博物馆广场举办《濑水古今——溧水文化历史展》、《溧水区文物保护宣传图片展》、《溧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通过50多块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形式,对近年来我区古建筑、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保护工作进行总结。集中展示了全区文博事业的发展成就。
三是举办、引进大型临展,丰富博物馆展陈,如引进泰州博物馆展览《同仇谋止阋墙争——陈毅与苏中统一战线文物展》展出展品110余件(套),全方位地展现了在过去艰苦的岁月中,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不惧牺牲,久久为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取得了政治、军事的双重胜利,为争取民族独立、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积极引进优秀展览的同时我馆还策划展览了《何当饮清光——溧水区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展》遴选86面溧水区博物馆收藏的在区境内出土或征集的铜镜,这些展品从西汉到明清,时跨2000余年,较为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直观体现了所处时代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国古代价值极高的工艺美术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四是举办多场社教活动。2022年我馆举办了《巧手过端午》、《小小非遗传承人——紫砂陶艺亲子活动》、《中秋诗会》、《文博夏令营》等多场社教活动的,在扩充博物馆展陈活动边界的同时,也丰富了广大市民特别是儿童学生的课外实践。
五是做好讲解接待活动。包含法定节假日每天有两场免费讲解在内,全年总计为来馆参观的观众提供了600多场讲解服务。
三、文物保护、展览陈列工作
一是做好馆内藏品管理。对接收藏品登记造册,入库收藏,做好藏品编目、建档、日常管理和提用等保管工作,做到账册翔实,帐物相符,手续完备,材料完备,帐目清楚。
二是做好馆内文物修复工作。2022年我馆完成92件金属器文物(8件为二级文物,84件为三级文物)的修复工作,通过修复是使得该批文物,延长了文物寿命,同时满足溧水博物馆陈列展示和研究的需要。 最大限度的体现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确保该文物可长期保存和陈列展览。 在完成第一批文物修复后,我馆又启动了第二批馆藏文物的抢救性修复的方案编写,现已完成《南京市溧水区博物馆馆藏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
三是做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2022年我馆基于溧水博物馆现状,整合各种数据资源,建立藏品管理系统,提高藏品 出入库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藏品盘点效率,提升文物和数字资源实时化、 精细化管理水平。配套、改善数字化系统基础设施,构建溧水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应用支 撑系统,包括各系统专用储存服务器;全方位、系统性提升溧水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
四、安全保卫工作情况
一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博物馆严格按照《江苏省重点场所重点单位人群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对每位参观者进行体温测量,苏康码、行程码检查,定期对电梯,卫生间及展厅进行消杀,制定《溧水区博物馆疫情防控管理办法》。二是做好防火、防盗。区博物馆对消防安全尤为重视,除了日常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外,每月还配合维保单位对消防设备维护、检测和预防性试验,同时严抓日常消防安全日巡查,及时发现处置消防设施。三是配合消防大队做好消防工作。根据消防大队要求,在网上上传了消防资料和设备维护情况,以及每日的巡查记录、同时也整理规范了消防资料。四是制定白班展厅巡查工作制度,巡查过程发现了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整改落实,杜绝了各种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